刘述来
刘述来,国家级武术裁判,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教练,中华龙拳第十世传人。1995 年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当代中华武林百杰”曾担任武警北京总队武术总教练, 1996 年当选河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1998 年 5 月被中国武术协会聘请为经济开发委员会委员,是沧州华夏武术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中国沧州武术研习院院长。中华龙拳云南耘庚华龙武术馆馆长
说起中华龙拳大家可能会有些许陌生。
华龙拳又称化龙拳,是自唐代永微二年(公元651年)开始由阿拉伯来大唐的使团传播的由伊斯兰教先知穆哈默德所传天方神拳演变而来。
天方神拳传入中国的三个途径:一.天方神拳由伊斯兰教先知穆哈默德的舅舅宛嘎斯于大唐永微二年(公元651年)传到中国;二.天方神拳于元朝初期由伊斯兰教先知穆哈默德第二十七代后裔赛典赤·赡思丁(元朝云南平章政事)传入中原;三.清雍正年间,马明心于1744年去也门求学归来不但带回来伊斯兰教知识,还带回来天方神拳及养生、防身、御敌的格斗功夫。通过上述主要三个途径从阿拉伯传入中国后,天方神拳与中国武术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中华龙形拳”人们又称“华龙拳”。马明心将此拳随着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一起传播到西北、华北等地。传给儿子马顺清(传播到云南他郎),徒弟穆宪章、河北沧州刘清山、刘国瑞阿訇。华龙拳传至沧州,被称为天方六合拳、教门拳、回龙拳或怀圣拳,并代代相传。
刘述来(左一)与时任中国武协主席的张耀廷老师在一起
在1984年一1992年期间刘述来任沧州武术队教练时,接待过时任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的王连芳,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政协主席的刘树生,以及时任陕西省政协主席的吴庆云等领导。为老领导们做武术表演时,他们都会问:“刘教练,你们练不练华龙拳?”并说华龙拳多么多么利害,打鬼子时战士用华龙拳打了很多胜战等。
由于家传华龙拳法流失很多,听老领导们介绍,刘述来决心整理研究华龙拳。为此,刘述来历尽千辛万苦,耗时三十多年,跑遍宁夏、甘肃、陕西、云南等各地,寻求根源,总算于2011年在云南昆明寻访到华龙拳传人马玉柱。马玉柱和刘述仁、刘述来等同为马明心的第九代传人。
武术名家马玉柱先生
马玉柱先生,男,回族,1939年生于宁夏穆家营盘龙湾村,云南昆明人,毕业于云南昆明医学院,高级工程师,曾任昆明电子计算机医学应用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副主任医师,中国国家民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民间交流专业委员会云南省民族民间交流中心主任。被收录于《当代中国自然科学学者大辞典》与《中国回族大辞典》中,现任穆斯林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高级顾问,国家非物质传承人红拳8段大师,化龙拳非物质传承人。
马玉柱先生不仅在武术界享有盛誉,同时在医学界声名显赫,其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外计算机医疗应用的多个空白,其主要成就和成果全部无私奉献给党和国家。马玉柱先生的相关科研成果不仅可以促进医学人工智能产业,而且可提升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振兴中国医疗事业有积极意义。
化龙拳因为一直流传于回回民族内部,与世无争的民族个性使得化龙拳不为人知。年近80岁的南系化龙拳第五世传人马玉柱先生,经过几十年精心研究,整理了十余万字中华龙拳的文字资料,毫不保留的公开了中华龙拳(化龙拳)秘诀,打破界限,积极培养传承人和传系人,申请建立了化龙拳武术研究会、云南化龙拳培训站、义乌化龙拳培训站等专业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异的传承人、教练,及子弟。自2015年起,由马玉柱先生培养的弟子代表中华龙拳共参加十五次国际武术比赛,一次全国比赛,五次省级比赛,七次市级比赛,共获得金牌637枚,银牌328枚,铜牌203枚,并获得了各类团体和个人奖项。
马玉柱先生积极倡导仁爱他人,关怀弱势的社会公德。仁爱不忽略任何一个对象,宇宙中最高级和最低级的存在,以仁爱达成连接之后,把慈爱普及到各色人等及大自然的万物,整个宇宙和大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链条。
我们要关爱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关爱弱势,关注社会底层的人,是重要的道德理念,他们尤其需要他人的关爱。
刘述来历任沧州武术队教练,武警北京总队武术总教练,沧州炎黄武术学校校长,沧州青少年武术学校校长,沧州华夏武术中等专业学校校长,沧州武术研习院院长,云南省武术协会华龙拳研习会常务副会長,云南省武术协会沧州武术研究会会长,华龙武术馆长。先后培养了一万余名学员,其中多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部队,有几十人现在在全国各类大学任教授,省市武术队教练,国外教学华龙拳等。
目前习练华龙拳的总人数约有5000余人。华龙拳主要在昆明、墨江、云南各地,河北沧州、宁夏吴忠、甘肃天水、浙江义乌等地流传,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哈撒克斯坦、美国、沙特、摩洛哥、捷克、比利时、马来西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常前来学习交流。
近几年刘述来以云南华龙拳研究会、云南沧州武术研究会、云南华龙武术馆的名誉组队参加了在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澳门、香港、河南新乡、甘肃天水、辽宁葫芦岛、湖北武当山、云南昆明、云南丽江举办的国际国內比赛,沧州国际武术节,云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武术锦标赛,2018天津第三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等,共获得金牌400余块,银牌200余块,銅牌100余块,
2014年,华龙拳在河北沧州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批准,在云南省武术协会注册备案华龙拳研究会,华龙武术馆,云南省武术协会笫二十四、第三十九、第四十培训站招收培养华龙拳传承人。
现在习练华龙拳的人数虽然超过5000人,但与其它拳种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华龙拳是来自于阿拉伯的传统武术,在这些国家也己失传,清朝未期对回民的歧视、封杀,不准习武等因素,造成华龙拳和其它武术拳种大量失传,华龙拳也在各地改名移识,刘述来是在华龙拳严重失传,有些传承人己经去世带走的情况下追寻、研究、整理,所以说华龙拳发展传承并不乐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在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里,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又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加上青少年紧张的学习、工作,大家没有习练武术的时间和机会,练华龙拳的人数少之又少,一些传统套路和练功方法,养生及实战用法急需抢救性整理,研究与保护,使这项回族独特的带有阿拉伯文化內容与形式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优秀拳种得以保护、传承、发展,为一带一路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与贡献,使这项古老的武术文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人民的健康,青少年强身健体焕发异彩,发挥其它武术拳种不能代替的作用。
为此,以刘述来为代表的华龙拳主要传承人已经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对华龙拳进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于事关重大,他们热切期盼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各级武术协会,加大对华龙拳发展的支持力度,将华龙拳立为非遗保护项目,以便使这一回族带有中西合壁的优秀传统武术文化项目,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发挥特殊作用,为云南的武术事业发展添光加彩。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刘述来先生的文化理念下,致力于完美的将功夫武术与互联网融合,致力打造成武术行业标杆平台。提供行业交流,业务经营等高效服务平台,让更多有志之士融入到我们的武术行业,并不断发扬光大。